夏王姒履癸(夏桀)(1)—— 开始享乐的人生

夏王姒履癸(夏桀)(1)—— 开始享乐的人生

帝癸十年(戊戌,前1643),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星错行,半夜时分,天空降下陨石雨,国都发生地震,伊水和洛水都枯竭了。(《今本竹书纪年》)

帝癸十一年(已亥,前1642),姒履癸在仍邑(今山东济宁市南)召开诸侯大会,多数诸侯都如期而至,只有少数没有到会,最可气的就是有缗氏(夏代诸侯国,在今山东济宁市金乡县),距离仍邑只有一百多里路程,竟然没有到会。姒履癸大怒,命干辛领兵攻打有缗氏,灭其国,将族人全部收为官奴。

帝癸十三年(辛丑,前1640),姒履癸发明了天子专用的交通工具辇。《今本竹书纪年》载:“(帝癸)十三年,初作辇。”辇是一种人拉的车,专供帝王乘坐。夏王朝时,许多贵族人家都已经有了马车和牛车。姒履癸为了显示自身的高贵,别出心裁地发明了辇,可见其何等的奢侈和腐化。

帝癸十八年(丙午,前1635)姒履癸亲自领兵讨伐有施氏(诸侯国,今山东滕州市境内)。传说姒履癸力大无穷,他能把铁勾抻直,能把铁筋拧弯,他依仗自己的勇力,不修德政,专靠用武力征伐诸侯,使许多百姓死于战乱之中。他有一位宠臣叫赵梁,专门鼓励姒履癸出兵攻打诸侯,有施氏因遭受灾害无力交纳贡赋,赵梁便建议出兵讨伐。有施氏惧怕夏军,只好献美女妹喜求和。姒履癸得美女妹喜,心中大悦,立刻下令退兵。

姒履癸为了讨取妹喜欢心,特意在倾宫又为她建造了座高台,取名瑶台。

传说姒履癸的倾宫是依山而建,仰观有顷斜状,故称倾宫,倾宫中的瑶台修得十分豪华,玉栏金柱,光华夺目。姒履癸日夜和妹喜在宫中饮酒,听歌、看舞,赏花,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妹喜抱在怀里亲热。

史书上记载,说妹喜有一种特殊的爱好,喜欢听撕裂丝绸的声音。姒履癸为了讨她喜欢,便向那些生产丝绸的诸侯国征调大批丝绸入宫,并组建了一个撕绸表演队,专门在妹喜面前做各种各样的撕绸子表演。每天撕碎的丝绸堆积如山。这还不算,姒履癸还在倾宫内建造酒池肉林,大摆宴席,广召天下豪饮之士,“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”、“酒池可以运舟”(《通鉴外纪》)。这未免过于夸张,让人难以置信。试想在农业生产极为落后的夏代,全国能生产出多少酒呢?如果能在酒中行船,那么池中的酒恐怕最少也要有几千吨,夏朝的时候能有如此多的酒吗?中国古史有一通病,对亡国之君总是进行恶意诽谤,似乎这些亡国之君全都一无是处,罪大恶极。其实这无非是统治者的一种政治手段。历代统治者在夺取政权以后,总是大肆宣扬自己的仁德和亡国之君的残暴,“胜者王侯败者贼”,这其间又究竟有几分是真实可信的呢?所以,对于史书上的一些记载,我们做到不能不信,也不可全信。

帝癸二十二年(庚戌,前1631),周的先祖姬公刘将国都迁于幽(今陕西咸阳市旬邑县西),恢复发展农耕,周族从此逐渐兴旺起来。(《资治通鉴纲目》)

帝癸三十五年(癸亥,前1618),商侯子主癸去世,传位于儿子子天乙,子天乙就是商汤。此时商汤已经71岁,他即位后将国都迁于蒙邑(诸侯国都,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北),第二年灭掉葛国,迁殷商子民镇守其地。

帝癸三十六年(甲子,前1617),商汤元年。诸侯岷山氏(诸侯国,今山东临沂市蒙阴县西南)叛夏,不肯向夏王朝缴纳贡赋,姒履癸派大臣扁率军征伐。岷山氏恐惧,献琬、琰两位美女给夏王,求和。姒履癸一见二女,被他们娇羞妩媚的姿态所迷惑,不仅停止了对岷山氏的征伐,还免除了他们每年的贡赋。

姒履癸宠爱二女,赏给她们每人一块玉,给琬儿的玉上刻着一个“苕”字,给琰儿的玉上刻着一个“华”字,两块玉合称为苕华之玉,故称二女为“琬苕”、“琰华”。姒履癸因宠爱二女而冷落了妹喜,妹喜从此对他深怀怨恨。

帝癸三十七年(乙丑,前1616),伊尹入夏王朝求官,与妹喜取得了联系。伊尹在夏王朝呆了四年,五次向夏王献策都没能得到重用。妹喜劝他投奔商汤,并答应如果伊尹助商汤灭夏,她愿意尽全力帮忙。这样,伊尹便在帝癸四十年(戊辰,前1613)离开了夏都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【细谈】干货!手工裁玻璃方法大全!
365bet亚洲平台

【细谈】干货!手工裁玻璃方法大全!

📅 08-21 👁️ 6934
揭秘真假安耐晒:如何辨别防晒霜真伪,保护你的夏日肌肤
干货:崀山
beat365官方网站大全

干货:崀山

📅 10-01 👁️ 5681